“孩子近視了”--是許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想到自家娃小小年紀就要戴上厚重鏡框,家長們是既擔憂又無奈。不過也先別著急,有些孩子雖然有近視的癥狀,但他們得的是“假性近視”,通過一些調整之后就能恢復視力,避免戴眼鏡。
那么問題又來了,如何判斷孩子得的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呢?
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到底怎么回事?
近視分為兩種,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真性近視又稱軸性近視,是眼睛結構性的發生改變。得了真性近視的人,眼球前后徑和眼軸會變長,當平行光線射入眼球,焦點會落在視網膜前不能成像清晰,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真性近視既可能是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后天因素。
而假性近視又稱調節性近視,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眼部睫狀肌的持續收縮、過度調節,因而形成調節痙攣,使眼球處于近視狀態,一般是后天用眼不當造成的。這種調節是可以進行調整的,只要平時監督孩子正確用眼,適當休息即可恢復正常視力。
總而言之,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雖然都會產生近視癥狀,但其實有本質上的區別。真性近視是眼球結構發生了不可逆的改變,孩子如果是真性近視,必須戴眼鏡控制,否則度數將會不斷加深;但假性近視的眼球結構是正常的,可以通過適當調整消除近視。
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如何辨別?
由于癥狀近似,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并不能從外表上判斷,需要在專業眼科醫院通過散瞳驗光后才可鑒別,普通眼鏡店往往無法做到精準驗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長把假性近視當成了真性近視,糊里糊涂地不經檢驗就給孩子配近視眼鏡,那么孩子的假性近視有可能發展為真性近視,本來可以避免的眼鏡也不得不如影隨形了。所以在得知孩子近視之后,家長一定要進行冷靜判斷,及早帶孩子到眼科醫院進行散瞳驗光。
如何預防近視,不當“四眼族”?
出了問題之后,我們才會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感覺。近視也是這樣,與其近視之后再考慮對策,不如早些為孩子打“預防針”,督促他養成保護眼睛的習慣。
以下是一份詳細的預防近視的方法:
1、多帶孩子到戶外運動。事實證明有效的戶外運動是預防近視的方法,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以上,陽光可以刺激孩子視網膜的發育,而且看遠看近交替可以避免睫狀肌疲勞,預防近視的發生。
2、控制孩子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兩歲以下的兒童眼部尚處于發育階段,避免看電視或電子產品;兩歲之后的孩子每天看電視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與電視保持遠一點的距離,看電視時要保持室內光線充足。
3、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當孩子寫作業或者看書的時候,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在直射的陽光下或暗弱的光線下進行,不能躺在床上或趴在桌子上寫字,不能偏頭寫字,不要邊走邊看,更不能在行駛的車輛上看書。
4、合理用眼,適當休息。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一次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建議用眼45分鐘左右,讓孩子休息10分鐘并眺望遠方,讓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
5、定期讓孩子進行視力檢查,若發現近視狀況及早進行調整,避免度數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