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人正式被確診為火娃#的消息沖上熱搜,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真的是太熱了!
截圖來源于微博
這么熱的天,相信大家都做好了皮膚防曬,但很多人卻忽視了眼睛的防曬,殊不知這樣會讓眼睛長出多余的“翅膀”——胬肉。
什么是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為紫外線常年照射引起的慢性疾病。
胬肉單眼或雙眼受犯,因其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而得名,中醫稱之為 “胬肉攀睛”。
胬肉由結膜向角膜中央長出,可以令眼睛表面的淚水層分泌不均勻,會有眼睛反復紅、充血發炎、異物感、干癢等不適癥狀,早期對視力影響不大。
胬肉體積較小時,滴用眼藥水即可。但胬肉通常是進展性的,會逐漸增大,胬肉長到角膜上時,眼睛看東西會出現輕微的模糊。
當胬肉嚴重至遮蓋瞳孔時,遮擋視線,引起視力下降,就要及時進行手術。
什么人容易長胬肉
紫外線經年累月的照射是翼狀胬肉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地理位置光照強、日照時間長的地區,如:廣東、廣西、云南等地,或是長期野外工作的人群,如:漁民、司機及農民等,都易罹患翼狀胬肉。
除了紫外線之外,遺傳因素對胬肉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有翼狀胬肉家族史的人群無論是戶外、戶內工作者,患上此病的概率都比一般人高。
在這里要特別提醒一下大家,很多人會混淆白內障和胬肉,有時候發現自己眼白渾濁、視力模糊時,會把“胬肉”誤認為“白內障”。
實際上胬肉和白內障并不是很相似,因為胬肉生長在眼睛表面、肉眼可見,而白內障為晶狀體渾濁引起,早期肉眼不可見。
切除翼狀胬肉的手術方式
胬肉屬于良性的慢性病變,早期癥狀不明顯,但當胬肉入侵角膜3mm 以上時,會遮蓋瞳孔。
這時即便做了手術,瞳孔邊緣角膜也會形成瘢痕,呈灰白色,不僅影響外表還會導致視力受到終身影響,因此一旦發現胬肉要及早進行手術。
1、單純胬肉切除術
此術式是單純將翼狀胬肉全部切除,保留原胬肉上面部分健康結膜組織,適應于翼狀胬肉較小、無明顯充血的患者。
2、胬肉切除聯合自體結膜移植術/羊膜移植術
當患者胬肉體積較大且生長較快時,或是家族史、復發性胬肉,一般采取胬肉切除聯合自體結膜移植術。
胬肉有一定的復發性,而我院醫生根據胬肉不同情況,不斷采取各種優化措施,如在術中采取在病變區域使用抗代謝藥物、羊膜移植等方式,不僅使切除部位的角膜表面更為光滑,還盡可能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