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3-14日,由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作為會議合作單位、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主辦的香港希瑪眼科集團第二屆眼科精準醫療會議在京舉行。同時,香港希瑪眼科集團主席林順潮教授、北京市衛健委合作處處長鮑華、北京市朝陽區衛健委公眾權益保障科科長陳伯生、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寧利教授、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院長張風教授、外籍眼科施禮康、惠州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詹行楷主任作為大會啟幕嘉賓,共同啟動疑難眼病會診醫生聯盟。
200多名眼科醫生齊聚北京,共享學術盛宴
本次會議由香港希瑪眼科集團主席林順潮教授及北京希瑪眼科醫院張風院長擔任大會主席,北京協和醫院董方田主任、鐘勇主任,解放軍301醫院黃一飛主任、李朝輝主任,北京同仁醫院楊文利主任、盧海主任、翟長斌主任,北醫三院馬志中主任、張純主任,中日友好醫院王志軍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樂今主任、姜燕榮主任,北京大學醫院晏曉明主任等國內外眼科也悉數到場,與參會的200多名眼科同仁齊聚一堂,探討眼科領域的前沿理論與技術。
兩天的會期里,22位學者以“眼科精準醫療學術交流”為主題,分別從學術研究、臨床實踐、案例分析等角度,對疑難白內障手術、視網膜黃斑手術、兒童眼病、眼外傷處理、青光眼、激光近視手術等眼科醫療問題展開深度交流,充分展示了精準醫療對于幫助患者獲得更好視力質量的優勢。
200多名醫生聆聽授課
聚焦眼科精準醫療,高端學術平臺邁出新階段
本次會議為國內眼科同行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締結友誼、共同促進學術發展的平臺,蒞臨高峰論壇的教授都是全國眼科各專科領域的權威,有著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前來參會的醫生也是來自全國各地醫療單位的精英骨干,通過會議平臺,促進眼科學術分享和經驗交流,可加快精準醫療在眼科領域的探索。
作為大會主席,林順潮教授表示,眼科技術與時俱進,三年一小轉,五年一大轉。以前的眼科技術無法治療或者難以治療的,現在很多也有新的突破。比方說近視手術,20年前我們只能做lasik,但到今日還可以做全飛秒。這也是希瑪眼科集團舉辦這個會議的主要原因。有一個開放的平臺,將眼科技術從帶到線下跟眼科界同仁們進行交流和分享,對于眼科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香港希瑪眼科集團主席林順潮教授
在大會開幕儀式上,北京市衛健委合作處處長鮑華女士代表北京市衛健委作出指導,表示眼科精準醫療會議是圍繞眼科前沿發展以及熱點難點問題搭建起的境內外眼科合作交流的平臺,本屆會議召開及“疑難眼病會診•醫生聯盟”啟動,傳達技術的進展和理念,標志著這一高端學術平臺邁出了新的階段,相信將受益于全國的眼科醫生,也將為我市的醫生技術發展、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與質量,推進分級診療實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終有益于廣大的中國患者。
“疑難眼病會診•醫生聯盟”在會上正式啟動
引入技術,成立疑難眼病會診醫生聯盟
同時,本屆香港希瑪眼科集團會議,在林順潮教授、北京市衛健委合作處處長鮑華、北京市朝陽區衛健委公眾權益保障科科長陳伯生、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寧利教授、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院長張風教授、外籍眼科施禮康、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詹行楷主任主禮下,與在場200多名眼科醫生共同啟動“疑難眼病會診醫生聯盟”,這是繼去年北京希瑪眼科醫院成立疑難眼病會診中心后在疑難眼病的精準診療觸達基層的深入實踐。
北京市衛健委合作處處長鮑華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寧利教授對林順潮教授在北京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創建“疑難眼病會診醫生聯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在中國眼科的發展上,林順潮教授給我們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我們中國的眼科進入亞太甚至全世界。”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寧利教授
近年眼底疾病發病日趨常見,尤其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脫離等常見疑難眼底病,已逐漸成為全球不可逆性致盲的重要原因。據統計,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以超過2.5億,糖尿病患者1.1億,居全球首位,因此,我國或將迎來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高發期,而國內眼底病醫生卻不足1000名。在醫療資源嚴重匱乏的大背景下,大會成立疑難眼病會診醫生聯盟,具有解決民生問題的社會意義。
疑難眼病醫生聯盟全面整合國內外醫療資源,依托希瑪眼科集團香港、深圳、北京、上海、惠州、昆明四大實體醫院,進一步通過移動互聯網擴大覆蓋、影響范圍,輻射惠及更廣泛的患者。同時匯聚疑難眼病診療技術,聯合亞太眼科學會會長王寧利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譚智勇教授、悉尼眼科醫院Dr. Andraw Chang、小兒眼科施禮康以及20位眼科顧問團共同攻克各類疑難眼病,真正做到“讓上能治的眼病,在國內也能治療。
原文鏈接:http://www.rmlt.com.cn/2019/0415/544463.shtml